流动运油车在朔州十一五农业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

  十一五时期,朔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支持保护,突出抓好农业的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生产、设施化建设、产业化经营,奋力开拓,扎实工作,3C认证促“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转变发展方。全市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业投入不断增长,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农业综合经济实力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720355万元,比2005年的348992万元增长106.4%,年均增长15.6%;2010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07992万元,比2005年的185000万元增长120.5%,年均增长17.1%。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902.7元,比2005年的3080.9元增长91.6%,年均增长13.9%。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92.7元,比2005年的1721元增长91.3%,年均增长13.9%。----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10年粮、油、糖、菜产量分别达到897313吨、31271吨、217341吨和723166吨,比2005年的667373吨、19206吨、33848吨和635007吨分别增长34.5%、62.8%、542.1%和13.9%,年均分别增长6.1%、10.2%、45.1%和2.6%。2010年实现肉类总产66761吨,禽蛋总产22020吨,奶类总产401879吨,比2005年的60533吨、20455吨和333526吨分别增长10.3%、7.7%和20.5%,年均分别增长2.0%、1.5%和3.8%。----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在种植业方面,我市按照区域开发、形成特色、提高效益的思路,大力推进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种植业依据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思路,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胡麻、甜菜、蔬菜为六大种植板块,依托资源优势,引进优质品种,发展特色经济,大力实施玉米丰产增粮、设施蔬菜增收、油料振兴等重点工程,形成40多万亩优势种植生产。在畜牧业方面,我市各级政府政策倾斜,资金扶持,花大力气改造传统畜牧业。积极整合各级各类项目资金,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规模健康养殖。2010年底,全市建成了人畜分离养殖小区320个,形成了规范运行的养殖,推动全市畜牧业向科学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呈现出龙头企业门类齐全、原料初具规模、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组织发展到298个,其中加工带动型企业168个,占56.4%;型企业65个,占21.8%;市场型企业22个,占7.4%;流通型企业43个,占14.4%。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15家。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16万户,参与农户平均增收3000多元。龙头企业从业人数达5.2万人,其中加工企业从业人数达3万人。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形成和积累,培育壮大了主导产业,加快了区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塑造农业组织化、标准化生产的重要载体,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广应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提高种猪生产和标准化养鸡水平。截至2010年底,全市制定和公布了黄瓜等3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农产品总面积达90多万亩,产品达55个。推广三元优种猪20万头,推广标准化养鸡3.5万只,带动农民畜牧养殖效益提高。----科技兴农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市引进了滑玉19、强盛16、大丰26等玉米和克新1、晋薯23等薯类以及晋亚7胡麻等优良品种。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联手,为了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缺技术、缺信息的问题,利用冬春农闲时节巡回讲课,推广、普及农业农村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使地膜覆盖栽培、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模式化栽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010年全市旱涝保收面积117.6万亩,比2005年的110.3万亩增长6.6%。全市农村用电量20200万千瓦时,比2005年的15756万千瓦时增长28.2%。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9090吨,比2005年的65001吨增长6.3%。地膜覆盖面积80719公顷,比2005年的50904公顷增长58.6%;地膜使用量3401吨,比2005年的2719吨增长25.1%。农药使用量830吨,比2005年的573吨增长44.9%。农用柴油使用量14650吨,比2005年的12181吨增长20.3%。----农业机械化事业实现新飞跃。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机械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农机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截至2010年底,全市大中型拖拉机7797台,配套农具13837部,分别比2005年的4501台和6962部增长73.2%和98.8%。小型拖拉机19206台,配套农具30378部,分别比2005年的16958台和24833部增长13.3%和22.3%。农用排灌电动机12379台,农用排灌柴油机2248台,农用水泵12391台,分别比2005年的10572台、1849台和10176台增长17.1%、21.6%和21.8%。联合收割机93台,机动割晒机1867台,分别比2005年的6台和948台增长1450.0%和96.9%。农用运输车55946辆,比2005年的45544辆增长22.8%。----新农村建设快速扎实推进。新农村和社会事业建设是十一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一大亮点,面貌新、喜盈门是我市当前不少农村的真实写照。十一五期间,全市涌现出一批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示范片,全市广大农村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显著进展。2010年底,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总数达到了520个,全部被列为省级示范村,完成了规划编制。目前,全市共配备垃圾箱(桶)8500多个,再生能源用户49130户,户用沼气26430户。建成乡村公路8521公里,实现所有乡镇和99.8%的行政村通油路。农村自来水、卫生厕所条件逐渐改善。广播电视、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建成乡镇卫生所69个、村卫生室1684个,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山阴县和平鲁区成为国家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区),覆盖人群32.84万人。农村扶贫开发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4.3万人,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返贫3.2万人。截止2010年底,农村低收入人口9万人,比2005年减少1.1万人。二、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十一五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为实现各项目标,我市农业抢抓机遇,面对挑战,乘势而上,奋力崛起。(一)面临的发展机遇。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是我市实现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基础。发展过程中,尽管我市农业存在着总体实力不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等诸多问题,但同时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一是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中央明确提出了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了农业和农村发展。二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各级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为我市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三是近年来,我市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农业科技水平明显增强,农产品优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改革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机已经成熟。(二)面临的挑战。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有利的历史机遇,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依然还是弱质产业,农村各种矛盾还很突出,农民整体生活水平较低。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能力弱,二三产业滞后,种植业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重依然偏大,粮食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偏高。二是农产品大路品种仍然多,名特优新品种相对较少,滞后于市场。三是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市场信息滞后。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靠天吃饭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农业生产波动性大。五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农民在市场经济中仍处于被动局面。三、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我市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村投入,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全面推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我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城乡配套改革,加快消除导致城乡不合理差别的体制,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农村公共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二)坚持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我市各级在十一五期间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大力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全面提高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材料应用水平。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抓手,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民科技、教育等方面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业专业技术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以农业的科技创新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三)坚持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发展战略。十一五全市各级从加大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力度,着力培育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入手。围绕种植业优势主导产业,畜牧业养殖小区和具有本地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主要农畜产品,进一步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提高我市优势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四、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十一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扎实做好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一)全面优化农业结构。1.粮食综合产能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平均为377.5万亩,确保安全生产。全市突出抓好良种推广,重点抓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繁育,建立玉米良种繁育20万亩,薯类良种繁育10万亩,主要粮食品种优质率达70%以上。全市引进国内外优良新品种,筛选有发展前途品种进行试验展示,抓好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活动,全面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加。2010年,粮食亩产225公斤,比2005年的190公斤增加18.4%,年均增长3.4%。同时,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抓好玉米、薯类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促进粮食转化升值,增加农民收入。2.规模健康养殖业快速发展。畜牧业以畜牧富民工程为载体,加快畜牧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促进生产方式转变。重点抓好养殖区建设。2010年,全市新建奶牛小区60个,肉羊小区73个,完成总投资18440万元。至此,全市建成了规模300头以上的奶牛小区203个,可使8万多头奶牛入园入区饲养;1000只以上的肉羊小区117个,可使近百万只羊舍饲圈养。青贮窖总量达到近6000个,可供近9万头奶牛青贮饲喂。建成并规范运行的奶站292个,使全市产奶牛全部实现了进站挤奶。3.种植业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加快。加大推进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力度,到十一五末,建设成玉米、薯类、油料和蔬菜等共40多万亩的优势产业生产。2010年,全市优质玉米播种面积达200多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0%以上。努力实现蔬菜生产无公害化,创造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政府把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突出抓好四个重点:1.积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引导非农企业转型发展,全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和协会的利益联接机制,建立企业与农民双赢机制。到2010年,全市乳品加工业有古城、雅士利等公司9家;畜产品加工业有山西天鹏农牧、右玉玉羊等公司18家;蔬菜加工业有右玉图远、山西辈辈龙等公司49家;林草加工业有汇源右玉、旺发等公司27家;粮油加工业有右玉大地薯业、山西玉龙、绿源粮油等公司58家。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形成。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合作,形成专业合作等组织,通过合同、订单、服务、购销等形式,有效的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保护了农民利益,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2010年底,全市农民经纪人发展到5万人,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01个,带动5万多户农民从事相关产业。全市300多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品一社的良性循环格局,以甜菜、瓜菜、胡麻、马铃薯等为主的农作物合同订单面积达到88万亩,引导全市种植业向以销定产、产销对接方向发展。3.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扩大我市特色农畜产品销售。全市现有农畜产品批发市场22个,年交易额达28.5亿元。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有6个;5000万元--1亿元的有16个。应县南河种蔬菜批发市场、朔城区大运市场、怀仁瓜果批发市场、右玉玉羊市场被列入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平鲁区的小杂粮市场、后所的胡萝卜市场、应县大临河的土豆市场、朔城区大运市场、右玉玉羊市场等专业市场的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4.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全市名优农产品,引导和鼓励农产品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积极申报、注册品牌。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与实施品牌战略相结合,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开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开展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品牌的申报工作。以优势企业为依托,积极开发打造名牌产品,从整体上提升市场竞争力。2010年,市政府拿出250万元对2009年度新获得的国家驰名商标、山西著名商标企业进行了奖励。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有17家企业的20件商标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应县紫皮大蒜、右玉羊肉、平鲁红山荞麦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三)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全市继续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应用率和转化率。1.加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抓好科技示范园区、场(站)和示范建设,加大对种养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加快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普及。全面开展优势作物高产攻关、产业提升行动和测土配方施肥办法,提高种植业单产水平。2.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县一级、整合乡镇一级、建设村一级农技推广体系,落实农业科技制度,力争每个村配备有农技员,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科技示范、推广引导、辐射和带动作用,有效解决村一级农业科技推广和动物防疫问题。3.进一步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坚持用现代化装备农业,全面开展农机富民工程建设活动,到201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06.1万千瓦,比2005年的154.7万千瓦增长33.2%。积极开展新型农机培训,提高了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农机化作业水平。全市机耕面积356.4万亩,比2005年的288.1万亩增长23.7%。机播面积266.5万亩,比2005年的152.0万亩增长75.3%。机收面积93.5万亩,比2005年的33.9万亩增长175.8%。(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一五期间,全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多方争取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繁荣小城镇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动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生态、绿色、安全方向发展。加大宣传建设生态家园和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农民的认知程度和参与意识,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县、示范乡镇村建设,着力打造我市生态农业,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五、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过去的五年,是开拓进取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成就辉煌的五年。我市各级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强基础保供给惠民生,正确领导和组织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与全市人民一道,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应对了干旱、病虫等自然灾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以战天斗地、努力拼搏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产业化长足发展,科技推广应用硕果累累。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缘于以下四项保障措施:

  5吨流动运油车(一)强化领导,科学规划,目标责任严考核。为了全面完成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我市各级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两个趋向,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和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面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田间地头,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真正做到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多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同时,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加强产业协调,探索建立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农业、计划、财政、金融、外贸等部门积极配合,全力支持规划的实施。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规划的目标任务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体系,责任落实到人,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兑现奖惩,确保规划顺利实施。(二)抢抓机遇,开阔思路,惠农政策落实处。各级按照中央对农业、农村投入三个高于的精神,切实保证对农业支持的力度。确保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和农机直补等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认真研究国家对农业投入的方向,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投入的机遇,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投入。积极整合现有各项支农资金,集中力量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集中力量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解决农民最迫切最关注的问题。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服务环境,引导银行资金、社会资金、个人资金和外资投入农业开发,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新机制,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研究化解村级债务的新思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完善服务体系,建立保障机制,全方位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全市着力加强以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二是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市、县、乡网络信息平台,提高农业信息人员素质,搞好信息采集、分析、预测和发布,提高信息时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作用,创新信息传播形式。三是健全农业法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加大农村普法宣传力度,加大对农业领域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种坑农害农的行为,保护农民和广大消费者利益。四是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完善动植物疫病监测室、站建设,切实搞好动植物疫病防治。五是建立健全务工农民保障体系。进一步在农民工户籍管理、社会保障、流动就业等方面政策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健全农民工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四)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涉及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围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我市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各级加强行业、部门之间工作指导协调,建立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工作利益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优化服务,促进三农工作新发展。加快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加快农村公路、通讯、电网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农民喝上放心水。加强村庄建设规划,改善农村建房无序状况。加大农资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事件,进一步优化农村发展环境。积极建立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机制,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二五开局之年回头望,我们可以发现,十一五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不仅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展望十二五,我们只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特色化。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推进重点项目,形成主导优势产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惠农补贴力度,提高农民土地补偿收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畅销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十二五规划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